江波教授带领研究生赴马山县开展田野调查课程

来源:建筑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2-06-15 22:24:41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开阔视野,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建筑艺术学院江波教授带领2020、2021级“西南民族传统建筑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方向和“会展艺术与建筑空间设计”方向的研究生赴南宁市马山县开展田野调查课程。课程于2022年6月8日至6月10日在马山县三个镇的7个村屯内展开实地走访、测量、考察、调研。本次课程不同于在学校的课堂学习,江波教授针对现场的村屯环境和建筑以“理论融入实地+实践测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

其中白山镇冲邦屯的干栏式民居为大石山区的半坡干栏形式,江波教授以此为例从马山的地域环境及建筑材料出发,讲解了马山县干栏式民居与桂北干栏式吊脚楼建筑的形式区别。同时,指导学生各自分组进行测绘,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于桂中地区这类干栏建筑形式特点的了解。在测绘过程中发现,此村落民居建筑仍然保留着传统石木混合的结构特点,以石材为建造基底,房屋正面有由石块铺砌的长3米、高2米的入室阶梯,形成结实坚固的建筑结构,构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形制,展现了大山质朴的原生态特色。而白山镇的百敢屯居民建筑同样利用了石材,但与前者不同,屯内十来户建筑从建筑基础到山墙全部都是就地取材运用当地大山的岩石建造,颇具特色,充分展现了当地的传统建筑特征,更体现了原住居民的勤劳勇敢的精神。

在周鹿镇里龙村具有壮乡“洋楼”之称的陆氏老宅建筑考察中,江波教授带领学生实地走访了陆氏第三代主人七十岁的陆老伯,据介绍陆氏老宅建于1954年,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二层五开间,体量很大,因他爷爷曾经到过钦州北海一带,所以建筑的门窗运用了西洋的拱券形式。一楼正面是三个大跨度的弧形拱门,屋面为全坡瓦顶,正面和两侧墙体均为砖块建造,中间隔墙及背面为夯土建造,建筑材料与构造充分体现了陆氏老宅洋土结合的建造手法。随后学生分组进行建筑测绘,完成了整栋建筑结构数据以及相关资料内容的收集。

到了马山县白山镇大同村壮族会鼓传承基地展示馆,由会鼓传承人现场为学生从会鼓历史、营造技艺、专业材料构成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进行了演示,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体验了会鼓简单的节奏敲打。最后,学生参观了马山县民俗陈列馆,对马山“三宝”的会鼓、民歌三声部、扁担舞的历史起源、传承发展方面都有了更加详细具体的了解。

本次课程以“大山的智慧”为主题,在江波教授的带领下学生们切实感受到了壮瑶山村里山民们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此次课程,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乡村,让学生在实践考察中充分感受当地人文风貌,了解当地源远流长的传统民俗文化,同时过程中得到了会鼓传承人陈猛儒老师的参与策划与全程指导。通过本次田野调查课程,开阔了学生视野,提升了学生实践能力,丰富专业知识,也收获了丰厚的学习研究成果。

c6f4ab7d8c4d4b8794325d87326fb76c.png

现场实地考察测量

627b8799abe3496992f50c8ec90a01a5.png

现场讲解学习

ef1ad69ce5d249f7a4ccc7b9455faab7.png

白山镇书记到冲邦屯考察现场介绍情况




建筑艺术学院

图片:李灿房

文字:易欣玥

编辑:陈雅静

审核:闭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