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至精致诚 | 卓越人才培养系列讲座(第一期)
广西艺术学院卓越艺术人才培养项目——
智慧人居环境设计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广西民族建筑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
为落实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提高我校“智慧人居环境设计卓越人才培养实验班”与“广西民族建筑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术素养,在实验班负责人林海教授、莫敷建副教授的组织下,我院举办“守正创新·至精致诚| 卓越人才培养系列讲座”。
第一期三堂讲座在建筑艺术学院植物实验室或建院二楼展厅成功举办,我院邀请了四川大学鲁苗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迟辛安老师、广西大学王丽副教授三位老师分别主讲,由艺术与科技系涂照权老师主持。
鲁苗《环境美学视域下的景观评价与方法》(11月17日)
四川大学鲁苗副教授以“环境美学视域下的景观评价与方法”为题,从景观及景观评价的定义、景观评价的发展与相关理论、景观评价实践等方面全面、深入的讲述“景观评价”的概念、方法与应用实践。结合“中国古代山水画图像元素构成”、“中国古典园林景观构成要素”、“中国古诗词中的乡村景观偏好”、“乡村景观感知评价”、“校园景观评价”等研究案例,生动阐释了环境美学与景观评价的关系,展示了“景观评价”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并强调构建当代中国特色景观评价体系及路径的重要性与可行性。通过此次讲座,让同学们认识到“景观评价”能为城乡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优化的技术路线,为城乡景观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是实现美化人居环境,合理保护和利用景观资源,推动城乡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工具。
讲座海报
迟辛安《科学方法、适宜技术——建筑作为改善生命的工具》(11月18日)
迟辛安老师以“科学方法、适宜技术——建筑作为改善生命的工具”为主题,通过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光明村灾后重建示范项目实践案例,引出现代生土建造的材料、技术、工艺、性能等特征,以及在环境、社会与经济方面的优势。并以“一专一村”农村可持续发展计划的系列实践成果与学术成果,讲述如何转变农村发展模式为理念,构建“政、产、学、研”融合为策略,以村民为主体,将生土建造技术与方法授之于民,并在在地营造的“控制与不控制”策略下,既实现地域文化传承,又培育乡村内源性发展力量,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迟老师作为乡村振兴的践行者,以科学方法结合适宜技术,授人以渔,协同参与,因地制宜,为农村焕发活力,为改善中国的乡村环境和民生贡献力量、奉献爱心、传递真情。此次讲座,增强了同学们参与祖国乡村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讲座海报
王丽《数字化建设,塑造建筑的未来》(11月24日)
广西大学王丽副教授以“数字化建设,塑造建筑的未来——从基于BIM的绿色建筑到CIM”为题,分别从BIM技术、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运用、CIM技术概述三个部分展开。王老师结合案例,首先介绍如何将BIM技术运用在设计、施工到运营的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让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到BIM设计流程,实现协同设计与交付对接。同时还介绍了BIM常用的设计软件之间如何实现信息互用、专业对接的关系,以及BIM发展的未来,将从数字驱动与实时在线的工业化建造到最后的智慧化运维,通过软件和数据打造数字化生产线,把建筑行业提升到现代工业级精细化水平。其次,讲述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新的“评价标准”,将设计、施工与运维融合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去思考去实施,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高质量建筑新标准。最后,阐述融合智能建造、智慧市政、城市安全、城市体检,构建管理一体化、多维可视化、分析动态化的CIM基础平台,将赋能城市数据化转型,推动智慧城市发展迈上新台阶。王老师的讲座分享,让同学们懂得建筑像人一样是有生命的,需要不断的营养供给,及时体检与用心呵护,唯此才能建设更为智慧的、健康的人居环境与家园。
讲座海报
讲座现场
建筑艺术学院
作者:涂照权
编辑:覃伶珠
审核:莫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