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22

非遗研培|非遗研培2024 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研修班顺利完成“AI 赋能非遗产品创新设计”专题课程

来源:建筑艺术学院 作者:张雪宁 时间:2024-11-04 14:26 点击:

2024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培计划“链接·融合”中国(广西)——东盟国家优秀手工艺创新与传播研修班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顺利开课。本期研修班为期一个月时间,课程安排共分为“AI赋能非遗产品创新设计、非遗手工艺品牌孵化、非遗手工艺品牌海丝之路、优秀手工艺品牌创新营销”四个阶段。

10月21日至25日,研修班进行第一阶段“AI赋能非遗产品创新设计”专题课程培训。来自四川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四所高校的专家先后为学员们进行授课,深度解读和探讨了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最新进展以及非遗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四川大学杨永忠教授以《创意管理:看见看不见的好》为主题进行授课,指出非遗传承人应从艺术家思维转向企业家思维,运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7bbaa9be66734821864b6b9607e7f69a.png

杨永忠教授授课

  云南艺术学院邹洲教授以《面对未来社会不确定的复杂的设计挑战》为主题进行授课。他以“鹿班系统”为例,强调在全球化和技术变迁的大背景下,非遗学员要提升创造力,抓住技术风口,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68900dae1c5847b0a0faa62c07712c3d.png

邹洲教授授课

广州美术学院磨炼副教授通过《非遗产品创新设计》专题讲授,强调产品创新需跳出产品本身,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实现形意转换。通过展示优秀案例,剖析文创设计中的符号意义与设计优缺点,加深学员们对文创创新的理解。

35a0bf72b5214fdd886487791cfbcd31.png

磨炼教授讲课

广西艺术学院俞崧教授以《AI赋能传统工艺创新设计》为题,深入剖析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概念及其对传统工艺创新的重大意义,指出AI能提升设计效率、打破思维局限,为非遗传承人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6c6f7a60976e4631aa10fe2652ea2de1.png

俞崧教授授课

广西艺术学院黄焱冰教授讲授《设计视野拓展与美学素养提升》课程,强调美学在设计和产品开发中的关键作用,鼓励学员以多元视角审视和传承非遗。

64ef3357520c4c2c9b95d6a059000aac.png

黄焱冰教授授课

广西艺术学院匡自林老师以《传统图案的时尚演绎:非遗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为主题,围绕传统图案时尚演绎与非遗文创创新设计进行讲授,鼓励学员们融合民族特色与现代理念,创造出更独具魅力的民族图案作品。


58e694563e574778b6b6881204926ea7.png

匡自林老师授课

c59f850979e24a779e101d68291a2be5.jpg

学员分享作品,认真听课  

本次非遗研修培训班第一阶段课程体系涵盖了AI技术尖端探索、传统图案的现代适应性转化、产品创新策略的深度剖析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责任等方面内容。学员们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将前沿理论知识内化吸收,为未来把理论知识有效融入实践操作、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建筑艺术学院

文字:张雪宁

编辑:何伟钰

一审一校:叶雅欣

二审二校:莫敷建

三审三校:向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