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022

2023第八届中国-东盟建筑艺术论坛主题演讲精粹(二)

来源:建筑艺术学院 作者:陈婷婷 时间:2023-11-07 13:11 点击:

40ee9489232a4565b0ca6c37f0ae7e5e.png

10月28日,2023第八届中国-东盟建筑艺术论坛在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演出厅举办。本次论坛由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美术家协会、广西建筑装饰协会、广西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广西艺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广西艺术学院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共同承办。会议以“生长·涌现”为主题,以专题演讲为主。国内、外多所著名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通过线下、线上多种方式参会。论坛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分别由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林海教授、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景观与建筑系副主任李林教授主持,下午场主旨演讲议题分别为:

1.城市更新与环境设计

2.花卉文化的图样设计与产品应用

3.设计转型与乡村空间的构建思考

4.“新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其遗产价值

5.前沿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6.建筑与环境的对话

7.从西化到现代化——广西民居的近代转型

025a3465eeb34409aa7b7e2f000dc74b.png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设计系主持工作副主任杜守帅教授,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设计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致力于城乡规划、乡村振兴、滨水空间等研究。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全国美展、美国风景园林协会等各类设计奖项60余项。主持完成武汉两江四岸码头环境提升设计、马山和平社区村庄规划、政和苑社区规划等设计项目。

他演讲的题目是《城市更新与环境设计》。杜守帅教授从城市更新的案例作为出发点提出城市更新的最终目的:要充分挖掘城市街区的有利条件,促其有机更新,构建积极的城市社区;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以促进城市建造的可持续发展;运用环境设计手段获得更多的开敞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利益要求等。

1aea2db7da784c5fbf34440e14be3c6a.png

泰国Suan Sunandha Rajabhat University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Rosjana Chandhasa副教授,Srinakharinwirot University艺术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艺术与文化研究。在工业产品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家居装饰产品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获得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台北国际创新发明竞赛金奖,2020年韩国国际女性发明博览会金奖,第十五届俄罗斯创新与新技术国际沙龙金奖,2016年台北国际发明展暨科技展银奖。

她的演讲题目是《花卉文化的图样设计与产品应用》。Rosjana Chandhasa教授从花卉文化视角下探索愈疮木的产品设计运用方法,提出了“C-CAT”和“FMB”的概念,以文化认同、组合、适应\应用、简化、形状和功能、材料和制造、美为概念组成,将花卉文化图样设计从设计到应用进行展示。

9852dcf24ff64f5d8883cca89e39dfb3.png

云南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邹洲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环境设计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云南省师德标兵;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文旅部《中国设计大展》/北京国际设计周/国家艺术基金特邀参展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委会副主任;国家级一流课程、研究生优质课程负责人,从事建筑艺术遗产及传统村落保育与活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改革项目十余项,出版专著十余部。

他演讲的题目是《设计转型与乡村空间的构建思考》。邹洲教授从西南乡村建设为视角探究与自然共生、低技策略、环保生态、转译传统构成西南乡村建设的基本范式,在西南做乡建,无论用何种技术及材料,均不可回避在传统固有形态和时代发展演进之间、在民族价值取向和新生产生活方式之间、在地域文化保护传承与社会功利博弈之间寻求可持续的动态平衡。建立乡土性+技术观的工作框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命题,对于复杂地缘条件、多样性乡土景观与丰富的当代构建语境的西南地域有着更深刻的意义。

4cfbfb3ee5bb4aa4a6220b743bcc6e89.png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许皓博士,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发表多篇CSSCI论文,参与规划设计项目获省部级一等奖。

他演讲的题目是《“新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其遗产价值》。许皓博士从北京城市空间结构视角下探索其形成逻辑与遗产价值,提出“新中国早期建成遗产与当前城市更新行动结合的必要性”。新中国早期的城市空间实践及其形成的遗产是遗产保护领域涌现的新议题。新中国早期的建成遗产具有独特、稳定的空间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形成了城市特色的标识。在当前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对新中国早期的建成遗产投入更多的关注对其遗产价值的深入挖掘有利于塑造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景观。

197d745ea7404294b571eefe69eb3ff0.png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崔文铮副教授,毕业于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计算机图像设计专业,2013年创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数字媒体设计方向,2016年创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虚拟现实与媒体艺术实验室;曾融资900万,创业智能穿戴设备;是中国首位获得国际顶级数字娱乐技术公司-EPIC Games资助项目“MegaGrants”的高校教师;虚幻引擎中国区“杰出教育合作伙伴奖”获得者;虚幻引擎官方聘任讲师;中国图学学会互联网图形学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CDS(中国设计师沙龙)理事;厦门新侨人才联谊会理事;厦门市虚拟与增强现实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IdN(国际设计家互联)中国公司主理人。

他的演讲题目是《前沿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崔文铮副教授从跨学科教学、大规模协同创作与团队数字化管理作为切入点,探索了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5988f57fa4ef494e8f155658cd56d4d4.png

广西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系林倩副教授,美国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ystem博士,University of Arkansas博士后。研究领域:建筑工程与风景园林工程;主持、参与建筑工程与园林工程项目设计三十余项。

他演讲的题目是《建筑与环境的对话》。林倩副教授从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切入点,认为建筑与环境之间应该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关系。

dff2e848ac2f4fbaa8700cc74eabc619.png

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玉潘亮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广西近现代建筑设计与理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自组织理论视域下广西近代民居的转型特征和机制研究》,独著《广西当代地域性建筑》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发表《权力更替与广西民居近代转型——以桂东南为例》等论文20余篇。

他演讲的题目是《从西化到现代化——广西民居的近代转型》。玉潘亮老师从广西乡土建筑的现代化视角下讲述近代中国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的“时势权力”成为推动桂东南民居近代转型的最大动力。对近代民居转型演化的发生条件、变化过程、表现形式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对当下的乡村振兴和民居的现代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适宜策略。




建筑艺术学院

图文整理:陈婷婷

编辑:邹嘉愉

校审:刘聪颖

审核:莫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