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学院成功开展“智慧·人居环境讲坛”系列讲座之《民族地区乡土人居智慧及其保护传承》
12月24日上午10:30,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智慧·人居环境讲坛”系列讲座之《民族地区乡土人居智慧及其保护传承》在建筑艺术学院二楼展厅成功举行,此次讲座由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副院长,博(硕)士研究生导师,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带头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建筑类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郑文俊教授主讲。由建筑艺术学院林海院长主持,莫媛媛副院长、陈建国教授、李林副教授、黄一鸿老师等教师代表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参加讲座。
首先,郑文俊教授提出“绿水青山”是美丽中国的生态基地,通过眼动仪与照片做实验论证了“清洁乡村”是发展的第一位。期间郑文俊教授以贵州的肇兴侗寨、湖南芋头侗寨为例,讲述了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空间的演变发展,以及景观美学质量在发展中受损问题,从而抛出“如何评价与调控管理景观美学质量”的问题。
其次,郑文俊教授说道“文化来自乡土”,在基于自身研究基础下郑教授从聚落选址、梯田景观、水景观系统、民居建筑四个部分讲解民族乡土人居营造智慧。并从景观基因识别、提取与分类,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表达等方面讲述了景观基因概念,以桂北壮族为例,其景观基因包括了建筑基因、非物质基因、景观环境基因。郑文俊教授还提到“关于乡村景观基因转译与文化传承路径”需要重点突破。
最后,郑文俊教授对民族乡土人居景观在旅游方面的运用中提出生态性、乡村性、民族性、参与性、体验性五项基本原则,以及风貌提升、意象塑造、遗产活化、产业融合、要素齐全五条主要路径。同时郑文俊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其自身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会,他告诉我们一是要立足地域特点开展研究;二是看清自己,立足本土;三是不同领域学科交叉,依靠团队;四是兼顾传统,面向未来。
此次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下圆满结束,相信此次讲座对大家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研究过程都深受启发。
讲座海报
讲座现场
合影留念
建筑艺术学院
供稿:李秋萍
编辑:覃伶珠
校审:黄一鸿
审核:闭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