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2016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美丽壮乡”民居建筑艺术人才培养第一阶段圆满结束

来源:建筑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07-15 12:50:18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7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6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美丽壮乡”民居建筑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第一阶段圆满结束。
 
导师团队与三江县政府办相关领导进行研讨

      该项目第一阶段为期一个月,包括课堂教学、乡村实考与政府会议、小组创作与研讨三个内容。课程内容丰富,共邀请了包括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邓军教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导徐放教授、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徐洪涛教授等18名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授课,包括了项目负责人陶雄军教授的《建筑文脉设计》、徐放教授的《国际设计前沿与方法论》、谢小英博士的《广西传统建筑分布、类型及其特点》等内容,导师与3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共同探讨了民居建筑艺术的历史与现实、艺术与设计,使学员感受到民居建筑艺术的魅力。
 
三江县研讨会现场
 
导师与学员了解三江鼓楼内部结构

      主办方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组织学员参与了三场高水准学术讲座,包括华南理工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陆琦教授《中国民居特色与当前应用》、唐孝祥教授《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的审美维度》和同济大学博导王国伟教授《城市空间批评理论与实践》,让学员在讲座中感受知识的碰撞和文化的洗礼。江波教授、玉潘亮高级工程师、徐洪涛教授级工程师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广西区图书馆、南宁会展中心、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国弈园等现代地域性建筑,让学员们体验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
      7月25日至28日,开展了一次为期4天的深入广西三江县程阳八寨考察活动。乡村实考活动受到三江县政府办的大力支持,三江县村寨管理局、住建局、申遗办相关领导出席了学术研讨会议,向学员们介绍了三江县在村寨建设和保护中的举措以及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民居特色保护和乡村经济的发展是一对矛盾而统一的整体,如何平衡村民利益和文化保护的需求是面临的现实问题。学员中有来自三江县木构建筑实践一线的木构师傅,他表达了木构传承人对传统建筑的热爱和在现实中的迷思。深入而坦诚的交流让研讨会气氛略显沉重而蕴含希望,无论是学员还是带队导师都感到受益匪浅。对少数民族建筑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培养新型民居建筑艺术设计的高级人才正是本次人才培养项目的宗旨。
 
导师、学员参观三江县博物馆
 
导师、学员参观三江最古老的鼓楼
 
导师、学员参观三江侗族风雨桥

      研讨会后,导师团队带领学员参观了程阳八寨、三江县博物馆、三江鼓楼、高友村等地,并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进行交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师傅带领我们参观村寨里最古老的光绪年间的鼓楼和当地木构建筑博物馆,向学员们介绍了基本的木构部件和建造方式。在杨善仁老师傅的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八十多岁老人一屋子的木构建筑研究模型和手绘图纸,体会到这位程阳风雨桥的建造者对木构建筑的满腔热爱和孜孜探索。木构建筑传承人杨涛师傅热情招待学员们参观、学习,讲诉村寨的趣事和传统。四天的考察学习让学员们大开眼界,看到了侗族木构建筑的精彩绝伦,感受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多彩的侗族文化。考察中看到现实中逐渐消亡的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也让学员们充满了危机感和使命感,对少数民族村寨及建筑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进行进一步探索,各抒己见寻求发展之路。
 
陶雄军教授指导学员创作
 
学员们讨论创作思维导图

      国家艺术基金2016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美丽壮乡”民居建筑艺术人才培养培训班第一阶段圆满完成培训任务和预期目标,学员们表示此次培训授课内容丰富,授课形式灵活,既丰富了学术视野,又对民居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获得了有益启示和思考。来自延安延安市安塞区委宣传部的学员米宏清副主任赋诗两句:“美丽壮乡特色鲜明携手共传承,建设新居美好家园同圆中国梦。”
      第一阶段结束之后,学员将回所在地进行独立学习,完成资料搜集和民居建筑创作任务。第二阶段授课将于9月中旬进行,包括了集中理论学习、外出考察和设计工作坊三种培养形式,拟于培训结束后举办学员设计作品成果展,公开出版作品集。  
 
 

 

建筑艺术学院新闻信息部
供稿:肖彬 摄影: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组 上传:谭莎  审核:陶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