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建筑艺术学院成功开展“智慧·人居环境讲坛”系列讲座之 《桂北古镇·乡村振兴田野调查分享会》暨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党日活动

来源:建筑艺术学院 发布时间:2021-07-03 18:34:31 浏览次数:146 【字体:

8d236b1a0f4044a4acf6a6cf4570b60d.png

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是对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特别强调思想和行为的一致性,在风景园林设计专业教学中也是如此:田野调查,是设计的出发点,也是设计的终极目标。2021年6月28日晚19:00,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A&A智慧·人居环境讲坛”系列讲座之《桂北古镇·乡村振兴田野调查分享会》暨研究生第四党支部党日活动在建筑艺术学院二楼玻璃展厅成功举行,建筑艺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生导师曾晓泉教授带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研究生李松松、陈洋、谢冬艺、蓝春芳、赵和滢等5位同学就前期参加桂北地区多个特色村镇开展田野调查的部分考察成果进行汇报,并与现场教师代表、研究生党员同志共同就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旅游村镇设计进行了积极而热烈的讨论。建筑艺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书记莫媛媛副教授、黄芳副教授、涂浩飞老师、谈博老师以及建筑艺术学院第四党支部研究生部分党员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全程由曾晓泉教授担任学术主持。2021年是中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立足专业建设,以专业教学实践支持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建筑艺术学院研究生第四党支部特邀曾晓泉教授主持此次“我为师生办实事之桂北古镇·乡村振兴田野调查分享会” 专业讲座作为党日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将专业建设与思政建设相结合,师生共话乡村振兴,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在分享会上,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的五位研究生通过一份份精心整理的村镇特色考察报告,向到场同志们展示了阳朔兴坪古镇、恭城红岩村、贺州黄姚古镇等地多个旅游村镇的设计创新与创造、文化溯源与表现、乡村振兴优势与劣势,体现出对所考察村镇在创新儿童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共生材料应用、乡村产业发展与旅游景观改造设计、建筑装饰艺术与景观文化设计等不同方面的专业思考,为下一步专业学习拓展了视野。

4f47897c5d364e92b7241aa957c60fd8.png

图一陈洋同学分享主题:兴坪古镇学龄前儿童的活动空间创新设计

图二谢冬艺同学分享主题:共生理念下民宿改造中的材料应用考察

图三李松松同学分享主题:乡村旅游背景下红岩村特色文化景观设计

图四蓝春芳同学分享主题: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黄姚古镇建筑装饰艺术调研

图五赵和滢同学分享主题:乡村振兴视角下的黄姚古镇景观设计文化

图六老师与学生合影

256d2ab33b654640b84c56155ddd1555.png

曾晓泉教授分享主题:在地性视阈下旅游村镇景观设计要素3.0

随后,曾晓泉教授进行了关于“在地性视阈下旅游村镇景观设计要素3.0”的主题演讲,向现场在座的观众生动展示了我国旅游村镇景观改造设计发展的脉络,阐明其与旅游风景资源之间共生共建的关系。特别提出:进入村镇旅游景观设计3.O时代,设计要为游客,更要为村民服务。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重塑当地社区精神、建立村庄自信、发展智慧旅游是村镇旅游发展的重要设计方向,这对于促进村镇旅游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避免出现生态资源破坏、或旅游景观同质化,重蹈千村一面的覆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最后的“现场讨论”环节,景观与建筑系教师与现场的研究生党员同志就“乡村振兴”与“村镇旅游景观设计”者两个核心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与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专业学习气氛浓厚。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建筑艺术学院党委鼓励多形式、全方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思政建设与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精心策划组织完成了本次师生乡村振兴田野调查分享会活动,这对于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非常积极的示范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参与支持乡村振兴,设计助力服务社会,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我们贡献的一份力量。

2a634f8fbee942cdac420794b118bbf2.png

我院副院长、研究生第四支部书记莫媛媛副教授主持党日活动

7e0106e7755642b3995f5a40f1466340.png

4d737f093998415bbce1095275c4c5d1.png19a6203e940442168e85b0d1961ba317.png

现场师生讨论

63ccd2933c24483d86cb6d132ce7f199.png

现场师生合影





建筑艺术学院

图片:谈博,李松松,陈洋

文字:李松松

编辑:刘文艳

审核:莫敷建